MS,是鸡滑液囊支原体(Mycoplasma Synoviae)的简称。1954年,Olson首次报道,并认为与支原体有关。1964年,Olson等首次将该病原命名为鸡滑液囊支原体。
该病出现65年来,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温和的亚临床感染。近年来,随着养鸡环境变化,该病开始抬头,危害加大。
据某机构研究,全国MS感染率37.85%,不同地区感染率有轻有重。陕西、安徽分别以66.23%和63.13%的感染率位居高发区。云南、辽宁分别以12.40%和18.67%的感染率属于低发区(见图)。
有的地方由于认识到位,措施有力,并未造成严重损失。有的地方由于认识不足,措施不力,损失较大,甚至出现谈MS色变。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实际操作,总结出“三招”防控MS。
第一招
战略上藐视“MS”
研究其规律,为制服它做足准备。开国领袖毛泽东曾讲过“战略上一定要藐视敌人”。“MS”是我们养鸡人的敌人。我们一定要藐视它。要藐视它,一定要弄清楚它的规律。
首先,要知道“MS是谁?”“症状是什么?”
它是支原体。病原微生物(寄生虫、真菌、细菌、螺旋体、支原体、立克次体、衣原体、病毒等)中的一种。格兰染色为阴性。繁殖速度比细菌慢,适宜生长温度为35℃,最适宜PH值为7.8-8.0。对干燥、热、冷以及常用的消毒剂都非常敏感。没有细胞壁。在宿主之外的环境中具有非常差的生存能力。抵抗力较弱。
一般来说,在干燥和热的环境中只可生存几个小时,在湿冷的环境中能够生存几天。对红霉素、四环素、螺旋霉素、链霉素、卡那霉素等药物敏感,但对青霉素类的抗生素不敏感。
它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。主要侵害鸡关节滑膜和腔鞘膜,引起关节肿大、滑膜炎、胶鞘炎和亚临床上呼吸道感染,对养鸡业影响较大。
MS症状是什么?
外观症状:生长缓慢,食欲不振,有跛行症状。病鸡精神萎靡,体型较小,大部分鸡关节和脚垫都肿胀,明显跛行。严重的不能站立。排白色或绿色水样便。
解剖病变:剖检发现,关节肿胀部位有黄色水样或黏稠样渗出物;龙骨上的滑液囊和关节处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;肝脏、脾脏肿胀;胸膜气囊囊膜增厚;气管内有粘液;肠道壁增厚,轻微水肿;粪便黄色或绿色水样。临床诊断时需要注意与大肠杆菌、鸡白痢、伤寒、病毒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炎进行鉴别诊断。时间上,大肠杆菌、白痢、伤寒关节炎多发生于疫病发展的后期。同时,大肠杆菌病内脏有纤维素性渗出或伪膜。白痢,早期肝脏坏死点的典型病变且有白稀便。后期可以引起内脏白色小结节。伤寒,肝呈古铜色。且大肠杆菌、白痢、伤寒可以分离到细菌。病毒性关节炎,2-4周龄雏鸡,不表现全身症状,产蛋鸡只有产蛋迅速下降,并可自行恢复。
其次,要知道“MS从哪里来?”
MS,环境中该病原时刻存在,但是一般是温和的不发病。任何季节可发,尤其气候寒冷、潮湿季节常见。转群应激、春夏季、潮湿季节或饲养管理不当时,因诱因而发生,防控不力时由点状最后发展为大面积发病。
何风琴在“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治病例”一文[中国兽医杂志2018(5):49-50]提到,艾文婷的研究指出,当种鸡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病,但无明显临床症状时,子代鸡感染主要是环境因素造成的,垂直传播对子代鸡群的感染无明显影响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批鸡在不同养殖客户那里MS症状或无或有,或轻或重。某些种鸡企业尽管做到了1日龄雏鸡MS“双阴性”,仍然有个别养殖客户发生MS的原因。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污染的养殖环境。
第三,要知道“MS到哪里去?”
4-12周龄鸡常见发生MS。发病率5%-15%,鸡和火鸡的发病率能够达到90%-100%,但一般只有低于1%的病死率,最高也在10%以下。据黄波“一例后备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治”一文指出“治愈后对产蛋率无明显影响”[福建畜牧兽医2015年(2):66]。
第二招
科学预防MS
养鸡,MS是可以预防的。同一批鸡,或无或有,或轻或重,说明了什么?只能说明,预防的有好有坏。我们的养鸡环境是一个污染的环境,大环境我们难以把控,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。
首先,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工作。
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:一是饲料。让鸡吃到营养充足、全面、安全、卫生的配合饲料。现代鸡种,对营养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。要不断学习《鸡的营养》《饲养管理手册》等科普读物,满足不同阶段鸡对营养的需求。增强鸡的抵抗力。二是光照。科学给光。在原则基础上,灵活施光,发挥光照熟悉环境、增加采食、增加体重、延迟性成熟、促进性成熟、增加产蛋等方面作用,实现科学养鸡,养好鸡。三是通风。通风通风再通风。通风对养鸡场而言,永远是不够的。通风,可以使鸡呼吸到新鲜、干净、卫生的空气,排除鸡舍内的有毒有害气体,让鸡健康。四是消毒。消毒消毒再消毒。消毒,对我们养鸡场而言,也是永远不够的。消毒是实现生物安全的重要手段,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。MS对各种常用消毒药都非常敏感。消毒可以轻松杀死MS。要求我们要做好带鸡消毒和环境消毒工作,确保鸡群健康。
其次,做好鸡MS易发病时间节点的预防工作。
据某机构对9644份鸡MS抗体数据分析得出:雏鸡的母源抗体在15-30日龄时衰减为0,30-45日龄为鸡群易感日龄,因此在母源抗体衰减为0时应对鸡群采取积极预防措施。结合实际, 4-12周龄鸡常见发生MS,应在1周龄、4周龄、7周龄、10周龄、14周龄各投敏感药物预防一个疗程。预防可用金霉素、恩诺杀星等一般性相对便宜兽药,可以大大节约成本。简称“1471014”五段预防法。这样预防后,基本可以达到目的。疫苗预防,目前争议较大。可能是效果不理想吧。所以,在此暂时不推荐使用疫苗预防MS。
第三招
科学控制MS
MS一旦发病,控制不力时,会由点状最后发展为大面积发病。病程长、耐药防治效果不定导致成本高。所以一旦发病,必须采取有效措施,使用敏感的特效兽药,这时就不能太计较成本,迅速能够控制病情不发展并很快好转,直至痊愈。目前首推有效药物“泰秒菌素+强力霉素”组合、“林可霉素+大观霉素”组合,据说某公司的“转移因子+卡那霉素”组合效果反馈也不错。同时建议疗程适当延长、剂量适当加大,方可取得良好控制效果。
以上“三招”是循序渐进的过程。饲养管理是基础,饲养管理和预防是主动的,是防患于未然的,是一项事半功倍的系统工程。科学、有效控制MS是被动的,是事倍功半的“亡羊补牢”式的补偿性工作。相信,通过以上“三招”,可以轻松防控MS,实现养鸡高产稳产优质的目标。